本组32例32眼,男20例,女12例。年龄14~84岁,
平均42.2岁。圆锥角膜12例,大泡性角膜炎6例,
角膜白斑3例,角膜营养不良3例,虹膜角膜内皮综
合征(iridocorneal endothelial syndrome,ICE)综合征2例,角膜植片混浊3例,角膜内皮失代偿3例。入院矫正视力低于0.05者15例,视力0.05~0.3者
17例。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本组飞秒激光辅助板
层角膜移植术5例;辅助穿透角膜移植术15例;辅助角膜内皮移植术12例。
本组5例在全麻下、27例在球后神经阻滞麻下进行,术前手术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置好供体及受体角膜切割参数,安置患者平卧位,固定头部,向患者解析手术步骤、手术时间及注意事项。首先用飞秒激光仪按设计好的参数进行供体
角膜切削,然后患者常规手术准备后,开睑器开睑,固定眼球,按设计好的参数进行受体角膜切削,再将供体角膜移植到受体角膜植床上,余手术步骤同一般角膜移植术,术毕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眼。本组飞秒激光辅助板层角膜移植术5例;辅助穿透角膜移植术15例;辅助角膜内皮移植术12例。其中6例联合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2例联合虹膜周边切除。
本组3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飞秒激光切割供体及受体角膜瓣顺利,切割界面光滑,其中一例术中出现眶内压增高,予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早期所有角膜植片在位、植床植片对合贴附好;3例角膜植片轻度水肿,其他角膜透明;6例角膜上皮有轻度缺损,予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本组全部患者治愈出院,
住院最短的2 d,最长的8 d,平均住院4.6 d。出院时矫正视力低于0.05者9例,视力0.05~0.3者19例,视力高于0.3者4例。随访1个月,31例无并发症发生,1例出院1周后出现角膜植片层间积液,予局麻下行前房注气术,术后疗效满意。
2.1 心理护理
飞秒激光辅助角膜移植术是一种新技术,而且费用较高,患者对新的技术和效果有较高的期望,同时又有不确定感、怀疑感,通过耐心安慰解释,详细讲述手术过程、新技术的优点、手术者的技术水平,手术均由有丰富角膜移植经验并
熟练掌握飞秒激光技术的专家亲自完成,消除患者顾虑、提高信心,更好地配合手术。本组3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其中1例因术前紧张致血压升高,予解释安慰沟通,分散注意力,并按医嘱予含服心痛定10 mg后血压正常,顺利进行手术。8例术后因眼压升高诉眼痛,其中5例伴恶心呕吐,向患者解释原因并做好安抚,患者表示理解并愿意
配合治疗,遵医嘱用降眼压药后症状缓解。1例出院1周后出现角膜植片层间积液再入院,给予患者及时的解释和鼓励,患者情绪稳定。
2.2 术前护理
2.2.1 协助各项眼部检查
向患者解释各项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角膜的透明需要有正常泪膜保护,干眼可导致角膜
植片上皮脱落,甚至发生植片溶解、穿孔导致手术失败,干眼是角膜移植的禁忌症,术前需排除干眼;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照相、角
膜地形图、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泪液分泌试验,眼表功能等检查;予泪道冲洗,排除泪囊炎。本组患者眼表功能正常,没有干眼、慢性泪囊炎等;术前眼压均在正常范围。
2.2.2 充分术前准备
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排除影响手术的禁忌症,观察有无咳嗽、便秘等,高血压、高血糖患者需控制血压、血糖待稳定后才能手术,防止术中意外。1例糖尿病病史,血糖一直控制正常 围。术前予降眼压、缩瞳。降眼压的目的是充分软化眼球,避免手术过程出现晶状体、虹膜隆起。缩小瞳孔可避免损伤晶状体,也有利于制作植床时中央定位,还有利于术毕注气或注液以重建前房[1]。本组32例术前均以1%匹罗卡品滴眼液滴眼,每10 min一次,共点3次;5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前30 min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
2.3 术后护理
2.3.1 敷料的观察护理
本组术后均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1~2 d。绷带加压包扎可限制眼球运动,促进伤口愈合,促进角膜上皮修复,还可以压迫止血。观察绷带有无
松脱或过紧,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包扎过紧患
者会感觉头痛、眼痛等不适,过松又达不到加压的作用。本组术后敷料没有松脱,没有渗血、渗
液,其中2例术后因绷带加压过紧引起轻度头痛、
眼痛,无恶心、呕吐,予调整绷带松紧度后头痛、眼痛症状缓解。
2.3.2 特殊体位的护理
植片脱位是角膜内皮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
症,因为角膜内皮植片没有缝线,靠注入的气体顶压,让植片与植床的贴附[2-3]。因此,角膜内皮移植术后体位护理很重要。12例飞秒激光辅助内皮
角膜移植术患者术后平卧车床送回病房,协助患者过床,向患者解释保持面向上平卧位的重要性,避
免低头、面向下等体位,根据气泡吸收情况、植片贴服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平卧位。本组12例角膜内
皮移植患者术后按医嘱坚持平卧位1 d的7例,2 d
的3例,3 d的2例。
2.3.3 眼压的观察护理
继发性青光眼作为角膜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角膜移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国内有研究统计,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率20.66%,早期高眼压的发生率14.87%[4]。
眼压升高的主要症状是眼睛胀痛。术后予严密观
察术眼有无疼痛,对疼痛剧烈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密切观
察疼痛的变化。本组有11例术后1~3 d眼压升高,
其中4例飞秒激光辅助穿透角膜移植术,7例飞秒激
光辅助角膜内皮移植术;3例无诉眼痛不适,8例诉
眼痛其中5例伴恶心呕吐;11例均予眼局部点降
眼压药液并口服易思清,9例静脉滴注20%甘露醇
250 mL,用药1~2 d后11例眼压均正常,没有眼痛
等自觉症状。
2.3.4 角膜植片的观察护理
观察植床与植片的对合情况,植片是否在位、透明,上皮有无缺损等。本组1例术后第3天
植片向鼻侧移位约1 mm,在局麻下行植片复位术,术后植片贴附好。1例出院1周后出现角膜植
片层间积液,予局麻下行前房注气,术后平卧位
24 h,层间无积液,角膜植片贴附好。
2.3.5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的护理
角膜移植术后由于切断大量神经导致的角膜知觉下降,使角膜上皮更容易出现病变。目前临床上在术后采用治疗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置于眼球表面,可以起到屏障作用,保护角膜创口,避免眼球运动对眼表组织的直接磨擦,减少炎性细胞进入角膜基质,从而减轻对病损角膜组织内丰富的三叉神经末梢的刺激,可以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并为上皮细胞的移行提供支架,促进、引导创口周围的角膜上皮细胞向创面移行,加快角膜上皮的愈合与病损组织的修复[5]。本组患者16例术后配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戴镜前告知病人及家属戴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角膜瓣,利于角膜上皮生长,以取得病人合作。佩戴镜片时动作轻巧,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无菌制度,避免污染或角膜损伤。佩戴镜片后嘱患者避免用力睁眼或挤眼,滴眼药水时动作要轻柔,轻拉下眼睑,嘱患者向上注视,将眼药水滴入下穹窿部,瓶口勿接触角膜植片和镜片,禁止揉眼,以防接触镜脱出。
2.4 出院指导
飞秒激光辅助角膜移植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仍需继续用药治疗,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的
方法,做好延续性护理。
2.4.1 用药指导
教会患者掌握眼部上药的正确方法和药物的保存方法,特别注意点眼时不能碰触角膜植片,点两种以上滴眼液要交替使用,时间间隔15 min以
上,以保证药物在眼内浓度。滴眼液宜阴凉、避光存放,具体按说明书要求存放药物。
2.4.2 术眼保护指导
术后一年内角膜植片神经知觉未完全恢复,
感觉迟钝容易受伤,避免揉擦、碰撞术眼,避免到风沙大的地方,外出要戴护目镜。保持眼周清
洁,禁止游泳,避免用不洁毛巾、纸巾擦眼,洗头、洗澡时避免脏水入眼内。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用眼卫生,防止眼睛过度疲劳,避免强光刺
激。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避免吃硬食,
保持大便的通畅,防止用力排便。
2.4.3 绷带角膜接触镜的护理指导
告知配戴角膜接触镜注意事项,戴镜后避免使用带颜色的眼药水或眼膏,连续戴镜不超过2周,
发生镜片脱出时切忌自行戴回,如无不适可等复
查时间再回院复查。
2.4.4 角膜排斥反应的观察指导
角膜排斥反应一般发生在术后1年内,如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角膜植片混浊,要马上回院就诊,有条件的最好回本医院复查。
2.4.5 复诊指导
出院1个月内每周复查1次,以后可每月1次,
待角膜缝线拆除后每3个月1次。飞秒激光辅助板层角膜移植术一般术后2~3个月拆线,飞秒激光辅
助穿透角膜移植术一般术后0.5~1年拆线。
3 小结
计算机控制的飞秒激光作为一种新型的眼
科手术辅助仪器,能够更加安全、精确地切割角膜植片和植床,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飞秒激光辅助角膜移植术由于其具有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飞秒激光辅助角膜移植术的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协助完善眼部各项检查、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顺利开展的关键,术后严密观察敷料、眼压和角膜植片情况,做好特殊体位和角膜接触镜的护理,并给予详细的出院指导,是防止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