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017年6月 第32卷 第2期 > 文字全文
2023年7月 第38卷 第7期11
目录

2017广州青光眼论坛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举办

来源期刊: 眼科学报 | 2017年6月 第32卷 第2期 121-124 发布时间: 收稿时间:2024/12/25 14:25:20 阅读量:240
作者:
关键词:
DOI:
doi: 10.3978/j.issn.1000-4432.2017.06.04
收稿时间:
2017-04-18 
修订日期:
 
接收日期:
 
      2017年4月8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主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承办的广州青光眼论坛,在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气势恢宏的新球形学术厅隆重举办。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刘奕志教授、中山眼科中心党委书记夏丹女 士、党委副书记金陈进教授出席会议,中山大学副校长余敏斌教授,中山眼科中心前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终身名誉主任葛坚教授,中山眼科中心及国内国外众多知名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中山眼科中心医务处处长卓业鸿教授主持开幕式(图1)。
图1 大会秘书长卓业鸿教授主持
       刘奕志教授代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对来自美国、加拿大、印度、巴西和全国各地的青光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图2)。刘奕志教授指出:青光眼是我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一直是最热的研究热点,也是眼科最宽的研究领域,可以拓展至白内障、视网膜、视神经,从眼内压到颅内压,从细胞生物学到神经生物学,青光眼研究对医学有重要影响。此次大会,与会专家将分享新想法、新概念和新技术,为青光眼研究开发新方向、增创新成果。同时,刘奕志教授表示第一届广州青光眼论坛,也是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院球形会议室第一次承接的会议,势必成为眼科中心历史性的记忆。
图2 大会主席刘奕志教授致辞
      
葛坚教授(图3)首先代表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真挚欢迎眼科同道前来参加广州青光眼论坛,并表示大会旨在搭建对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的交流和分享平台,通过相关专业的顶级专家 和学者组建多个讨论单元,为广大临床眼科医生提供治疗思路,促进眼科的发展和进步,为患者带去光明和希望。
图3 大会主席葛坚教授致辞
    广州青光眼论坛内容丰富,聚焦临床,共38个专题演讲,多角度、全方位探讨青光眼诊疗新方向,涵盖青光眼个性化治疗、青光眼疾病认识新思考、青光眼的诊断和随访、青光眼的激光与手术优化及新进展、干细胞治疗前沿。

1 青光眼需要精准个性化管理

       葛坚教授提出:青光眼需要精准个性化管理(图4)。陈晓明教授从青光眼的不对称发病这一细节展开,提出侧卧位眼压不对称及精准临床研究及青光眼管理的理念。来自美国Bascom Palmer眼科中心的Gedde教授(图5)向大家介绍了几个经典的青光眼临床研究随访结果。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Hamilton青光眼中心的Medeiros教授(图6)就探测青光眼进展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图4 葛坚教授
图5 来自美国Bascom Palmer眼科中心的Gedde教授
图6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S D分校Hamilton青光眼中心的Medeiros教授

2 大数据时代,青光眼疾病认识新思考

      大数据时代来临,青光眼诊断随访及疾病机制研究都需要综合多方面临床资料,方严教授从各个角度阐述了大数据时代必将成就青光眼的研究领域。
     余敏斌教授(图7)指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乳头血流变化是一个老话题,周文炳教授几十年前就曾指导自己的博士研究生黄丽娜教授对此进行研究。借助新的检查设备,近年来,这一领域又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卓业鸿教授则给大家带来了正常眼压青光眼的一系列值得思考的临床和研究问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中国常见的青光眼类型,其发病机制包括瞳孔阻滞、高褶虹膜、晶状体位置靠前、晶状体较厚等,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开展,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Tham教授给大家展示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策略的变化。来自美国Wilmar眼科研究所的Boland教授(图8)向大家介绍了眼科病历资料管理系统,对青光眼的规律随访及临床研究意义重大。
图7 余敏斌教授
图8 来自美国Wilmar眼科研究所的Boland教授

3 青光眼手术优化与新进展

      近年来,青光眼的激光治疗与手术治疗发展迅速,新的仪器设备及手术方式层出不穷。余敏斌教授详细介绍了闭角型青光眼及开角型青光眼激光治疗的规范及新进展。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韩颖教授(图9)详细讨论了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的应用及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各种方法。微创青光眼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有可能是未来青光眼手术的方向。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Ahmed教授(图10)向大家介绍了一系列目前最新的青光眼手术方式,并展示了精妙绝伦的手术技巧。
图9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韩颖教授
图10 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Ahmed教授

4 干细胞治疗展望

        干细胞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张纯教授(图11)和夏晓波教授(图12)分别从基础和临床研究角度向大家展示了干细胞治疗在小梁网及视网膜替代治疗方面的成果。
图11 张纯教授
图12 夏晓波教授
          总的来说,干细胞治疗有机遇有挑战,虽然目前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前途仍然是光明的(图13~14)。
图13 现场座无虚席
图14 参与嘉宾合影留念
上一篇
下一篇
其他期刊
  • 眼科学报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
    承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主编:林浩添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
    浏览
  • Eye Science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
    承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主编:林浩添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
    浏览
推荐阅读
出版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