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的屈光规划——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计算,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重要前提。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使用患者术前的眼部生物学参数如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等指标来预测患者在白内障术后的屈光状态。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计算公式自1967年出现以来,不断发展革新,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封面展示了几种基于不同原理而构建的计算公式:回归公式(以SRK公式为代表)、基于模型眼的会聚公式(以Holladay 1等为代表)、射线追踪公式(以Olsen为代表)与人工智能公式(以RBF为代表)。目前对于普通白内障患者,现有公式能够获得良好的预测准确性。然而,对于临床上很多特殊的患者(如眼球解剖参数异常、既往有其他眼病或眼部手术史),如何准确预测术后的屈光状态仍存在较大的挑战。路途漫漫,学者们为提升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计算准确性的努力却从未止步,力求为患者提供最佳的白内障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