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治疗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Clinical outcomes of Ex-PRESS glaucoma shunt in the management of refractory open angle glaucoma

:173-177
 
目的:观察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联合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无法控制的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19例19只眼行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2 mg /6~8 mL,2.5~4 min)及可松解缝线。术后1天、2周和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前房深度、眼底C/D、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完全及部分成功率 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9例患者中,术后完全成功率78.9%(15例),部分成功率10.5% (2例),失败10.5%(2例)。术前用3~5种降眼压药,眼压控制于27.7±10.1 mmHg。术后随访仅三人需使用1~2种降压药物。眼压下降组间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与术前相比,术后1天(11.8±7.7 mmHg,P<0.001),术后2周(10.1±4.2 mmHg,P<0.05),1个月(12.0±4.0 mmHg,P=0.001),6个月(12.2±3.4 mmHg,P<0.001),1年(13.1±3.3 mmHg,P=0.001)及2年随访(14.5±2.5 mmHg,P=0.001),眼压下降均具有显著性意义。术后患者视力、前房深度及C/D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 义。末次随访滤过泡弥散隆起57.9%(11例),微囊型15.8%(3例),瘢痕型21.1%(4例),包裹型5.3%(1例)。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房水引流钉植入术治疗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目的:观察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联合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无法控制的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19例19只眼行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2 mg /6~8 mL,2.5~4 min)及可松解缝线。术后1天、2周和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前房深度、眼底C/D、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完全及部分成功率 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9例患者中,术后完全成功率78.9%(15例),部分成功率10.5% (2例),失败10.5%(2例)。术前用3~5种降眼压药,眼压控制于27.7±10.1 mmHg。术后随访仅三人需使用1~2种降压药物。眼压下降组间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与术前相比,术后1天(11.8±7.7 mmHg,P<0.001),术后2周(10.1±4.2 mmHg,P<0.05),1个月(12.0±4.0 mmHg,P=0.001),6个月(12.2±3.4 mmHg,P<0.001),1年(13.1±3.3 mmHg,P=0.001)及2年随访(14.5±2.5 mmHg,P=0.001),眼压下降均具有显著性意义。术后患者视力、前房深度及C/D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 义。末次随访滤过泡弥散隆起57.9%(11例),微囊型15.8%(3例),瘢痕型21.1%(4例),包裹型5.3%(1例)。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房水引流钉植入术治疗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其他期刊
  • 眼科学报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
    承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主编:林浩添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
    浏览
  • Eye Science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
    承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主编:林浩添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
    浏览
推荐阅读
出版者信息